作者:陳登煌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教育創新與評鑑碩士班研究生。研究興趣:反向師徒。
我寫論文從開始算起,已經快一年了,寫論文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三項全能,也創造出過往自己未發現的優缺點。為何是三項全能?包含了弱項、強項、與常項。論文是工具或者媒介,但寫論文過程中,他、她、它也教會了我很多事,以下用3LL來詮釋三項全能:
弱項,無中生有寫文章
在開始寫論文,老師就要求我們寫3LL文章,嘗試去思考正反合和洞見。印象最深的第一次交稿件後數天,一頁的Word檔回來,幾乎所有文字都被標註和修改內文,老師最終下結論是1. 句子中沒有主詞 2. 內文錯字太多 3. 語句不通的回覆;當下,自己也傻眼了。透過3LL撰寫,發現原來自己寫作的能力不好。但寫作能力不好就是要把它補足。3LL文章的校稿與修改內文過程,很謝謝蕙芬老師的用心,會針對我的撰寫的內容將寫作問題提出改進方式,一直到後期交稿件時的修改內文的次數減少,寫作的信心漸漸回來。
我發現自己弱項是寫文章時很難「無中生有」闡述自己想法,檢討起來其實是自己的經驗不足,導致寫作的過程字句不通、讓人難以理解等問題發生。不過,透過這次論文寫作也發現自己有強項,就是「資源拼湊組字句」。
強項,資源拼湊組字句
寫論文期間,一開始遇到困境是沒經驗不知如何下筆。首次和老師meeting,我的文獻撰寫方式為為「A學者提出....,換句話說.....。」老師評價:「寫法錯誤,架構不清,重新再來。」第二次和老師meeting,參考蕭老師的行動研究法課程中教到「A+B+C學者文獻的接續式觀點,並讓ABC文獻互相對話」的方法,結果老師評價:「字句不通,難以理解,讀完再來。」
我帶著困擾的情緒,繼續研讀其他文獻,結果發現論文有它的架構和共同寫法,便嘗試臨摹其他學者的架構。舉例說:原文某學者文章提到,「在實務上,提醒創新者除了將焦點放在創新物件的設計,也應深入使用者脈絡,洞悉機構力對使用者的影響,並設法將之轉為推展創新的助力,而非阻力。」
臨摹後,「在實務上,本研究說明組織創新如何運用反向師徒,更有不同的產品創新、程序創新或管理與系統創新。反向師徒,可以幫助組織將時代轉化的阻力轉化為組織創新助力。」
第三次和老師meeting時,老師評價:「字句有通,解讀不深,寫幾篇3LL吧。」
透過論文撰寫,發現原來自己具備不弱的找方法和資源拼湊的能力。當然不是在說自己論文撰寫時的拼湊或組裝的能力,而是如何找到適合的句子和內容銜接在一起,賦予句子另一種層面的意義。最終,我完成論文的初稿,但是並非資源拼湊都能夠寫出適合的內容,這時就發揮我的常項,向外求援找方法。
常項,向外求援找方法
撰寫論文時往往是孤單的。正所謂:「在家靠網路,出外靠朋友。」在家裡時,透過網路去研究其他人的論文、期刊、和解讀部落格大家撰寫的脈絡;在戶外時,透過不同專業背景的朋友,不斷諮詢與討論。譬如:在準備將論文送比對前,找碩一同學國文專業的教師協助我一起順論文內容,如果發現字句不通順時,會問我這句要表達的內容是什麼,或解釋不清楚的字句引導我將內文修改到順暢。
最後,彷彿有讓我看到寫論文的信心。班上同學最大的優點,是可以提點我看不到的盲點,譬如:反向師徒在教育現場是不是教學相長呢?老師在教課的過程中,其實很多經驗都是跟學生學的,是不是反向師徒呢?等等都是不同角度的參考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