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總存在著釣魚與被釣的情形。」
這句話來自George Akerlof 和Robert Shiller。事實上也是如此,生活中的經濟學一直都是一個願打,另一個願挨。但隨著社群軟體進步,當挨的那方開始在社群媒體上唉時,人們心中的天秤便開始傾斜向大家認為的受害者。這時候事情不是變成羅生門,就是損害企業形象。那麼,以下就其著作來探討現代生活中有哪三種釣魚的困境呢?
人類是群居動物,尤其朋友的力量是很強大的。「信賴」像是吃藥時搭著的水,什麼商品或者觀念要進入人類內心前,只要混合信賴,就能快速發揮效果,也不會造成不適。
尤其,商店們會利用折扣和出清,不斷地提醒你,那個期盼好幾個月的商品現在的價格是那時的一半。但擁有的價值永不貶值,這時候內心的小猴子便坐到頭上,敲著幾個響聲,恰好與收銀機共鳴。
連哈佛大學的學生們都對於社群網站為之著迷,不難看出其實大部分人類是喜歡爭取認同的,一個眼神和一個微笑就能令人安心,而現在變成了一個Like來換取一種認同。
社群網站給予了人類展示的空間,不再只限於實體的成績、薪水與房子,連心情也能夠一同分享,深究社群網站令人無法自拔的原因,就是來自於此,由於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是心,不能從現實生活中所體會的「感覺」,忽然能透過社群網站而感知,這是一種多麼令人歡欣鼓舞的躍進? 所以人們身陷其中,企求自己能感覺與了解別人更多,從這個起點,走向多重終點。
根據統計,說客所關說的每一項法案,平均能獲利十萬至百萬美金,這樣的高端行情,讓市井小民對於這樣的職業嗤之以鼻,認為其只是能說會道,並非實學。
但民眾沒有看見的是,說客撼動國家的力量比想像中大。就前幾年的美國企業海外所得稅法案為例,最終這些說客讓企業少繳每年千億美元的稅金,企業獲利、說客得利,而民眾卻較少看見說客讓生活中的公共設施、高速公路與學校,少了快速進步的動力。
與其說抗拒魚餌,不如說選擇好的魚餌。像是對於大學考生而言,每一家大學都散發吸引力,但哪一家大學真正適合自己,需要靠自己衡量。靠未來五年內看見的那個自己來推敲。對於時常購買不必要東西的月光族來說,要記住Dan Ariely說過的話,要把錢留給需要的事物,這麼一來不僅買到了「需要」更買到了「不浪費」,不是一舉雙得嗎?
一、存錢不就是別亂花錢就好?
理性與傳統的經濟學家會定義收入與支出呈現某一固定比例,通常取決於長期且大量的樣本而得出。但實際上,人們會因為許多「誘因」而花錢,像是一個月生活費僅有一萬的粗工,看到朋友間流傳某家高價位手搖飲料店相當熱門時,就算不是第一個月去消費,也會在心中種下「大家一直提到這家店,感覺可以去試試看吧」的想法。接著不論是否實行,內心都會受到這樣的想法牽引,而往後的路便會有些許微動。人類是群居動物,尤其朋友的力量是很強大的。「信賴」像是吃藥時搭著的水,什麼商品或者觀念要進入人類內心前,只要混合信賴,就能快速發揮效果,也不會造成不適。
尤其,商店們會利用折扣和出清,不斷地提醒你,那個期盼好幾個月的商品現在的價格是那時的一半。但擁有的價值永不貶值,這時候內心的小猴子便坐到頭上,敲著幾個響聲,恰好與收銀機共鳴。
二、社群網站為什麼那麼具有中毒性?
就算躲過實體商店的槍林彈雨,網路優惠消息還是讓人無法招架。尤其是大家都在使用同款社群軟體,所有的隱私訊息和公開消息混雜。更糟糕的是,有些是真是假都難以分辨。連哈佛大學的學生們都對於社群網站為之著迷,不難看出其實大部分人類是喜歡爭取認同的,一個眼神和一個微笑就能令人安心,而現在變成了一個Like來換取一種認同。
社群網站給予了人類展示的空間,不再只限於實體的成績、薪水與房子,連心情也能夠一同分享,深究社群網站令人無法自拔的原因,就是來自於此,由於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是心,不能從現實生活中所體會的「感覺」,忽然能透過社群網站而感知,這是一種多麼令人歡欣鼓舞的躍進? 所以人們身陷其中,企求自己能感覺與了解別人更多,從這個起點,走向多重終點。
三、說客很小眾?
某天,你若真的下定決心,想要努力工作存錢,看到「說客」這項職業,應該會挺心動的,這是一個在歐美較為盛行的一個行業,某些層面像是正式的顧問,主要是由退役政治人物或某些意見領袖組成,因此也有可能是年輕一輩加入。根據統計,說客所關說的每一項法案,平均能獲利十萬至百萬美金,這樣的高端行情,讓市井小民對於這樣的職業嗤之以鼻,認為其只是能說會道,並非實學。
但民眾沒有看見的是,說客撼動國家的力量比想像中大。就前幾年的美國企業海外所得稅法案為例,最終這些說客讓企業少繳每年千億美元的稅金,企業獲利、說客得利,而民眾卻較少看見說客讓生活中的公共設施、高速公路與學校,少了快速進步的動力。
洞見: 了解自己,慎選魚餌
企業作為企業,以營利為目的,這不僅是企業的目標,也是法律所規定的條文。不過人類並沒有規定,私人生活應該怎麼走才是絕對正確。與其說抗拒魚餌,不如說選擇好的魚餌。像是對於大學考生而言,每一家大學都散發吸引力,但哪一家大學真正適合自己,需要靠自己衡量。靠未來五年內看見的那個自己來推敲。對於時常購買不必要東西的月光族來說,要記住Dan Ariely說過的話,要把錢留給需要的事物,這麼一來不僅買到了「需要」更買到了「不浪費」,不是一舉雙得嗎?
有趣的討論,人真的是理性的?為什麼明知魚餌下面就是魚勾,還是有人搶著吃呢?行銷創造產品一種價值,故事中的主角是你、我,為什麼對號入座時,總是理直氣壯、理所當然?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