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喜歡看設計展的人,因為想去探討設計者的背後思維,為何會有這樣妙的設計想法?當一起參與了新加坡國立大學(簡稱:新國大)參訪故宮文創快閃店策展,從展售的業績,不禁讓我思考以往的故宮文創商店,所面臨的種種制約問題。看似可以帶動更好的藝術賞析,並將觸角延伸到年輕的世代族群,甚至可以有跨領域的思維,但卻又同時存在著橫跨部門間彼此溝通的不解,設計商品時設計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鴻溝。
面臨遊客的流失,國內人士也不太愛來逛故宮文創店,當然,喜愛文物逛展非是廣大族群,但設計者又曾幾何時針對這些族群做到深度的意會,或者是在彼此相互不知需求時埋首各做各的。當我們回到最單純的人性需求面思考,從心動到感動而後行動,如何讓我們在購買時,看得懂設計深意?在買到時,獲得到確切的心動與感動,最後會忍不住想要擁有的衝動,把它帶回家或是贈送給自己的親朋好友。
我相信一個好的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跟注重「理性分析」的分析式思考(analytical thinking)不同,必須「感性分析」,以人為本,透過從人的需求出發來解決問題,透過「了解」、「發想」、「構思」、「執行」的過程,「同理心」、「需求定義」、「創意動腦」、「製作原型」、「實際測試」的步驟,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知名設計公司IDEO 執行長Tim Brown 認為,比起打造:外型酷炫的小玩意,設計更應該跳出設計師受限的小圈子,以解決問題為圭臬,走進市井小民的生活,也呼籲設計師們必須將視野轉移到區域性、合作性、參與性的「設計思考」上。我們會發現創新總是來自於「使用者」的人性,卻往往忽略了「創新者」的人性,若是要將設計思考用於故宮文創新快閃店,必須要跳出幾個迷思。
設計導向等同消費主義
設計者們的軍備競賽,越酷炫越好,抓住消費者的眼球經濟,但確失去了本意。設計人員因為著重於自己的專業上,設計出的文創商品,往往以能先抓住消費者的視覺,但是為設計而設計,確不知歷史文化所衍生的器皿及當時朝代生活樣貌的本意,失去了傳遞文化的初衷。缺少意會而去盲目設計
設計者往往想要取得創新的來源,第一時間只想到顧客要什麼? 但多數顧客是無法直接表達自己的需求。設計者必須要學習,如何去意會消費者看待既有的文創產品? 並透過兩者彼此有層次的意會過程,由一般的資料、資訊到情報分析消費者的本意,由功能、知識、情感的需求,設計師的意會逐漸變成熟,而理解消費者的情境想像。讓設計師克服自己過度功能性的設計,避開了技術性設計的盲點:包山包海按表操課
事前設計商品時貪多貪快,希望盡量滿足各族群的需求,因此經常出現過度設計的現象,又無整體設計思考,更遑論有做使用者調查?哪些使用者?問了什麼樣的問題?也無法用歷史文化的脈絡分析、生動的故事,去分享文創商品設計背後的洞察。從這些迷失中,我們嘗試著用故宮文創新快閃店這疆界物件,來引導設計者以人為本,回歸到設計本質,嘗試營造出三動「心動、感動、行動」。藉由當下情境的營造,歷史文化的脈絡依規,演化衍生為設計的商品,同時切合現代生活情感,聯結生動的小故事,讓消費者對產品有了認識,傳遞了文化知識,也傳遞了心動與感動,最後當然被當時的情境與自身的生活經驗情感相意會後,就有了購買行動。
另外將設計提升運用至設計思考,也就是Roger Martin 所提的整合式思考,隨著世界的變化而進行創新,意味著把顧客的需求、技術的可行性、經濟的發展力予以平衡,同時符合美學、形象、時尚與環保訴求。設計可以整合科技和經濟,但始終以人的需要或可能的需求為起點,讓設計思考變成是一種學習的過程,而不是僅限於製造的產物。
設計思考也是分享,分享著設計者與消費者的情感意會,由被動的關係昇華為彼此主動的參與,思想的交融,在參與設計中,有很多不同形式的價值在裡面,也將伴隨時代及經濟成長,把共同參與的概念交到每個人的手上,透過互動、觀察、訪談。透過新的思考、新的想法,而不只是熱門商品而已,把設計的眼光放遠一些,不要只是把範圍侷限在專業領域而已。
故宮文創的新快閃店,正如同策展人試著把消費者、設計者彼此的意會來做銜接,同時讓設計者省思設計商品時需結合歷史文化脈動、社會議題、潮流趨勢、設計思考,繼而鎖定到特殊消費者族群,將歷史文化知識藉由文創品傳遞著。站在科學中整體論的哲學基礎上,將人文關懷的根系,透過設計心理學又往曾經斷掉的聯結銜接了一點。讓故宮的文創快閃店,在跨領域的設計思考知識範疇中,除了是新零售的快閃店,也是傳遞著知識文化,針對客製化使用者而演變的疆界物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