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7日 星期日

《2018 SMS系列之六》圓桌討論:SMS新的會議模式與迷失【老思】

作者:老思
默默祈禱華人學術能朝向原創之路而緩緩前行。


已經不知道第幾年參加SMS(Strategic Management Society)會議了。由青澀的博士生慢慢成為識途老馬,冷靜地看著這個國際會議20年來的變遷,體會到歲月的滄桑,也看多了學術的宦海沉浮。


今年的會議在巴黎,不是在美國的都市,所以就帶著ART團隊來了。科技部一年只有補助一次,所以盡量選擇美國以外的都市,以便增廣見聞,同時也可以避開美國那個不友善的環境。


SMS這些年來並沒有太多的改變,所以今年突然想換一些新花招,就改變了討論的模式,變成圓桌討論。之前,SMS以及AOM這兩個國際會議很類似,都是採用「跑場」的模式。看到喜歡的主題,就趕去那場聽,並與發表人交流。不喜歡就走人,換個場子。這種模式的好處是選擇性高,可以交換場次,也不會失禮。缺點就是討論很難有深度,往往沒討論多久就換人。上場每人報告15分鐘,然後綜合提問,缺點是互動的時間大為減少。往往真正討論的只有一兩人,其他的發表人就只能夠坐冷板凳。

相對來說,EGOS採用的是「閉門模式」,將同一個主題的學者放在一起三天,大家仔細閱讀對方的作品。討論下來,三天後大家都相互認識,建立情誼,也會得到正式與非正式的反饋。缺點卻是不夠彈性。萬一場子沒主持好,其他人的作品也不好,那麼就要忍受連續三天的無聊討論。這三種作法都各有優缺點。

SMS換成了圓桌討論(roundtable discussion),就是希望討論的時間能夠拉長。主持人在會議之前要求發表人不需要帶投影片簡報,而是每個人人給六分鐘報告,然後針對這個主題讓大家提問。走完一圈之後,再進行綜合討論。在現場,發表人坐在中間的圓桌,其他的人圍繞著圓桌坐。發表人的壓力是,在沒有任何投影片的協助下,如何能夠把自己的研究說得很精彩,引起觀眾的提問。

不過,這種發表的方式也有問題,發表人往往侷限於時間的關係,很難說清楚自己的研究動機。一些研究做得不好,但是說得好,會引起大家的討論。然而,有些研究做得很完整,可是因為解釋不夠充分,所以反而乏人問津。我也發現,SMS今年的主持人都搞不太懂狀況,所以主持的都不是很理想,讓作品沒有辦法得到充分的討論。

相對比較起來,EGOS本來就是以質性研究為主,只是近兩年卻收了一些很奇怪的量化作品,這使得量化的學者根本無法與與會的人溝通。

AOM與SMS還有一個共同的迷思─對門派的迷思。SMS以及AOM九成以上都是量化作品(實證學派),只有局部的質性研究作品。SMS的質性研究社群是SAP(Strategy as Process/Practice);而AOM的社群則是分布於OCIS(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s)以及SAP(Strategy Activity and Practice)。


兩個會議的SAP社群雖然名稱略微不同,但都是同一組人,都是研究策略與一般管理主題的學者,但是採用的是質性研究的方法。主流的策略學社群大多都是以變數驗證為主,然而SAP社群的學者卻認為要研究「策略」就必須要理解策略家的行動以及策略運行的過程,所以就成立這個以質性研究為主的小社群。

AOM會議中,OCIS則是由資管領域跨界組之行為與一般管理的研究社群,比較著重資管議題,如電子商務、資訊系統與組織變革、數位化轉型等議題。不過很可惜的是,這些作品一旦入圍卻被分配到以議題為主的場次。這反而使得質性研究作品被孤立。

通常,質性研究的作品會著重於實務與過程的解讀;而不是變數因果關聯性的驗證。所以,放在一起討論的時候,往往是四組人在討論變數,另外一組人卻被晾在一旁。其實,比較理想的做法是,將SAP的作品放在同一個主題下討論,雖然分析的主題不一樣,但是因為採用的方法與哲學觀是一樣的,所以會有共同的話題。這是目前大會的迷思,也因此讓質性研究的社群一直處於劣勢之中。

台灣的科管年會也是有這樣的迷思。2017年在政大舉行的時候,曾經設立一個「跨領域質性研究」專題,就受到熱烈的反應,讓討論更加的豐富,發表人也更加有收穫。可惜,2018年換單位舉辦後,又恢復原貌,這讓質性研究社群又陷入困境之中。整體而言,一個學術社群只有「一黨獨大」,是不健康的。就像生態圈要蓬勃發展,一定要有生物多樣化,否則很容易近親相衍,最後導致生態崩壞。

SMS學術會議未來需要改善的有三件事,而這也是未來台灣與大陸學術社群發展時需要注意的重點。

第一,讓社群生態多樣化,不要刻意打壓質性研究作品,反而應該保育瀕臨絕種的生物,讓這個社群蓬勃起來,多樣化而促成跨界合作,讓學術更加扣緊實務,也讓不同的研究方法相互交流,發展出嶄新的學術議題。台灣科管年會、台灣管理學會(Taiwan Academy of Management)年會就可以馬上做到這點,像是成立「跨主題的質性研究」社群、設立質性研究的獎項、辦理質性研究的PDW(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orkshop)、舉辦質性研究博士生聯盟研討會(Doctorial Consortium Seminar)等,都是很棒的培育作法。

第二,台灣科管年會、台灣管理學會的年度會議上,要將質性研究作品成立專門社群,讓不同主題,而都是質性研究的作品相互交流,而不是混入實證研究的作品一起討論。這樣才能提升討論品質,也可讓不同學派的研究有相互觀摩的機會。但是,我們要特別注意,作品的評論人絕對不可以是外行人,必須要是受過質性研究訓練的學者去帶動,效果才會出現。

第三,台灣管理學會(Taiwan Academy of Management)更可以配合《組織與管理》期刊,成立跨主題質性研究專刊來培育原創型的學術作品,為台灣孕育跨界學術人才。《中山管理評論》已經進行兩年的「跨領域質性研究」專刊,效果漸漸呈現,也鼓勵愈來愈多學者投入質性研究。這是好兆頭,但是我們也千萬不能忘記,目前全台灣也只有不到5%的學者從事質性研究,95%的學者都是量化研究,這是很不健康的跡象,也是台灣學術界的警訊,是當政者需要即刻重視的議題。

讓學術與實務整合而不脫節,以學理驅動實務證據調查(evidence-based investigation),用實務啟發新觀念、新學理,進而改變實務的新作法。促成這樣的良性循環,學術社群就能夠往健康的方向發展茁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