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6日 星期六

《2018 SMS系列之五》會議攻略:三式讓你走跳學術社群【楊純芳】


作者:楊純芳|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博士生,現旅居劍橋,聚焦倫敦創業社群,探索社群實務與創新議題。


獨自走在街道上,看著兩旁的法國梧桐,彷彿回到2012年的上海。但這次我不用在法租界想像法國街景,我就在巴黎。

這是我第二次參加策略管理學術年會(Strategic Management Society ,SMS)。還記得第一次參加學術會議是在赫爾辛基參與歐洲組織年會(European Group for Organizational Studies,EGOS),那時的我面對簡報可以說是嚇得半死,最後就用無辜眼神求救老師,在老師支援的情況下結束了那場簡報。在台上說了什麼,我還真不知道。依稀記得當時在會議現場,聽著來自世界各國的學者、博士生簡報,只能說能聽得進兩成就不錯了,更別說是「獵頭[1]」(headhunting)了。我,是被獵的人頭。

相隔數年,有了一年在劍橋嚴謹的學術洗禮,這次的學術會議終於能在來自世界各國的博士研究生與學者之間穿梭自如,不僅在簡報之前輕鬆地和坐在我隔壁同樣要簡報、來自倫敦大學的教授聊天,更在整場學術會議結束之前,搭起未來可能的合作橋樑。以下我將分享三點參與國際學術會議的訣竅,希望能多少幫助同樣到國際學術會議走跳的朋友們。



2018年國際策略管理巴黎年會現場:三年後,終於能在國際會議上暢談學術研究(故宮商店的意會/徐嘉黛上圖右、楊純芳上圖左,代表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發表論文)

學術會議起手式:淺聊研究

要記得,在學術會議上不是只有你一個人是新手,許多博士研究生也是第一次到這個學術會議。要怎麼開始、怎麼聊?劍橋大學的學院(college)教育給了我最好的環境練習(這在往後的文章說明)。面對有著不同專業的學者與研究生,我們不用急著和對方分享我們的研究,有時講太多反而會讓對話顯得無趣。

如果是博士研究生,最好開啟話題的方式無非是:「你從哪裡來?」、「這是你第一次來這個會議嗎?」、「你的研究主題是什麼?」、「你是用什麼研究方法?」通常問到這就差不多了,若是你們的研究主題相近,又或是使用類似的研究方法,你們必定有許多話可聊。若一旦發現領域差太遠,那就禮貌性的藉口拿個飲料或是點心而結束話題。

若是面對學者,就得先偷偷瞄一下他們身上的名牌,看看他們從何而來。這時主動搭起談話的方式,就會是:「你好,我是XXX,我來自XXX 學校,是博士生第X 年。」通常對方會禮貌性地問你:「那你是做什麼研究呀?」此時可別長篇大論,只要點出幾個關鍵字,像是:「我做共享辦公室,主要研究社群實務與資源策略。」對方便會很快辨識你們是不是同一掛人,若是對方有興趣,就會緊接著問:「那你的研究問題是什麼?發現是什麼?」

這就是所謂的「電梯簡報」(Evlavator Pitching),在短時間內介紹自己的研究。但也別光說你自己的研究,聊聊學者們此次參加SMS會議的感覺與想法,更能把整個談話用更輕鬆的方式搭建起來。在學術會議上最重要的還是社群參與,找尋並認識和自己研究領域、方法雷同的群體,而淺聊研究則是可以幫助我們在剛進入社群時快速地找到自己所屬的社群,並搭起一個隱形的橋樑。


學術研究進行式:思考學術會議的本質

那麼究竟學術會議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要參與學術會議?為什麼要社交?又是為什麼需要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博士生與學者搭起橋樑?這些都是可以探討許久的問題,但做為一個初入學術圈的研究生,學術會議能給我們三大幫助。

首先,瞭解現階段學者們正熱烈探索的議題、學術期刊關注的議題,以幫助我們更了解學術發表的趨勢。再來,現在的博士生其實就是你未來的同僚啊!不現在交朋友,什麼時候你才要跟他們交朋友呢?學術圈說大不大,研究要走出去、發表至國際一級期刊,有些共同打拼的朋友還是非常重要的。畢竟以長遠來看,我們都有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參與學術社群的運作與經營,早點了解學術社群的參與方式與運作模式,或多或少對於學術研究之路有所幫助。

最後,看似不重要,卻對學術人生有重大影響的,便是在社交的過程了解學術研究之路的多元樣貌。SMS會議每年約有兩千多人參與,在這個會議上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國的頂尖學者。以前,我以為學者就是關在象牙塔裡做研究,即便研究產業個案,但與產業界的接觸不過如此,多數研究發現實難對產業有具體貢獻,這也是為什麼商學研究不斷地強調實務貢獻。

透過會議的參與,我看見了學術研究之路的多樣性。例如,策略管理大師David J Teece,他不僅是位成功的學者更是位創業家,創立管理顧問公司Berkeley Research Group,將畢生研究與產業做緊密結合,為企業提供解決方案。因此,研究之路的樣貌該如何?與其獨自面對,不妨加入社群看看前輩們如何開創自己的研究生涯。


構築研究未來式:「問」出合作機會

在大師雲集的研討會中,除了與未來同僚搭建橋樑、與專家學者淺談研究,又該如何進一步創造未來可能的合作機會呢?在研討會的眾多場次中,我得知一位非常厲害的教授將主持某一場簡報。為了能夠更進一步與這位教授聊聊,我前往參與該場次,並在簡報開始之前坐到這位教授旁,先和他打招呼。

當現場的簡報者輪番簡報時,我便針對不同研究提出問題。此時我提問的目的並非為了「獵頭」,只求問出有「sense」的問題。也就是既能讓簡報者透過我的問題釐清他的研究,同時向主持人巧妙地展現我對研究設計的敏感度與掌握度。那麼我提出了什麼問題呢?我請簡報者說明其研究的實務意涵、理論缺口與貢獻,以及個案選擇的合理性等。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對於初踏入學術研究的博士生來說卻是至關重要。

在所有簡報結束後,我向這位教授介紹自己,也很奇妙的開啟了未來合作的許多談話。從巴黎回到劍橋後,我寄了封信給這位教授,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我們相約在倫敦的一家咖啡店詳談未來研究上可能的合作。老實說,當初在巴黎會議上我並非有計畫性地提問。或許是這位教授在那場簡報中真的主持得太好了,也或許是我想要找這位教授聊聊的動機促使我創造更多存在感,但回過頭思考,究竟是什麼讓這位教授願意花時間在一個如此資淺的研究生身上,無非是我在會議上三番兩次的提問引起了這位教授的留意,更給了我機會建構研究的未來式。

以上所分享的三式:學術會議起手式、學術研究進行式,以及構築研究未來式,希望能鼓勵更多博士研究生走出既有舒適圈,參與國際學術社群,創造跨國研究機會,同時為自己開創出一條漂亮的學術研究之路。


備註:
[1] 在學術會議的「獵頭」,表示能夠針對報告者的研究進行提問,又特別是找出對方研究的缺漏與不足之處,而這往往需要對學術研究有一定的瞭解,與知識的積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