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5日 星期日

2018 EGOS見識、練兵與錨心【梁煥煒】


作者:梁煥煒|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博士班三年級,研究議題包括競合創新、社會企業、技術移轉。


慕名許久,參與2018歐洲組織研究年會(European Group of Organizational Studies, EGOS),如今年大會主題「Surprise in and around Organizations: Journeys to the Unexpected」,從收到論文接受通知,進入像童話故事般的愛沙尼亞,愛沙尼亞商學院報到,及塔林大學會議現場,處處讓人覺得驚訝與不可思議。意外的收穫多在於經驗的學習及內心的衝擊。


Skype的發源地:愛沙尼亞

這趟學術之旅,幸有所上張瑜倩老師、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陳蕙芬老師及明志科技大學經營管理學系莊皓鈞老師一起同行,讓我有機會能多向前輩請益研究上的疑惑,釐清困擾的問題,也降低一些心中不安,滿是感謝。

今年適逢愛沙尼亞獨立100週年,街道上隨處可見「100」的標誌,走在愛沙尼亞的街道,可以觀察到多處道路在施工,少有炫麗的建築,而多帶點純樸的味道,似乎可以感覺到這個國家正在努力建設中。


愛沙尼亞是Skype的發源地,年輕人積極從事新創,塔林古城旁一座古典建築裡,是創意中心所在。我們參與塔林古城中的導覽(Tallinn Free Walking Tour),由每天不同的愛沙尼亞青年,展現榮譽感地講述各個建築所蘊含的愛沙尼亞演變印記,似乎可以感受到這個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的愛沙尼亞,在歷經坎坷的被征服與獨立過程後,珍惜與淬煉出堅毅的民族精神。芬蘭與愛沙尼亞是非常親近的兩國,當初愛沙尼亞獨立,還是芬蘭鼎力相助。

比較物價,愛沙尼亞的物價比芬蘭便宜許多,食物非常好吃,不少芬蘭人會搭船到愛沙尼亞「搬貨」。令我覺得特別的是,愛沙尼亞因曾被多國占領的關係,例如,瑞典、德國與俄國,混有歐洲多民族血統,其中俄羅斯人血統佔35%,愛沙尼亞人仍有國家意識,承襲愛唱歌的傳統。1988年11月9日數萬人於塔林以歌唱爭取脫離蘇聯獨立;我們參訪「露天博物館」(Open Air Museum)還原愛沙尼亞中古世紀的建築。

用餐時,一群愛沙尼亞阿姨隨口便唱起歌來,讓我感受到一種樂天又帶著堅毅的民族特性,正如塔林自由廣場(Freedom Square)上的獨立戰爭紀念碑(The Monument of the War of Independence)上,刻劃著拿著利劍的強壯手臂,為其不畏強權與自由的象徵。

孤獨令人不安,但讓人瞬間成長

我這次參與的次主題是「Unexpected Change in Contemporary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s and Systems」,報告一個新創如何在受到各種制約情境下,仍能運用許多意外的機會,轉化制約、催促創新與推動新制度形成的過程。這三天(7月5-7日),所有報告人均「關在」同一個會議室,誰都不能「跑場」,目的是希望能形塑出特定議題的學術社群,讓在同一圈子裡的學者們能熟悉彼此。本場次由一位資深教授(Daniele Mascia, University of Bologna, Italy)及兩位年輕助理教授(Federica Angeli, Tilburg University, The Netherlands; Americo Cicchetti, Università Cattolica del Sacro Cuore, Italy)輪番主持。

三位主持人算是用心經營,兩個月前就發信告訴大家要準備15分鐘的報告,及主導討論與評論5分鐘一篇分配好的文章,設計出藉由討論與評論來認識彼此的模式。主持人Federica Angeli第一天就開設Facebook社團,邀請大家加入,並在每位報告人報告時為他們拍照,且即時上傳,期望能營造出學術社群的互動氛圍,最後也預告2019年的次主題與核心問題,希望大夥明年再投稿此議題。

會議中,主持人還特別「安插」一位嘉賓─「Health Care Management Review」主編L. Michele Issel(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公共健康科學系教授),隱藏跟我們坐在一起,直到第二天下午才由主持人介紹「現身」,為大家說明各種健康照護管理期刊的特色與投稿策略,算是一種設計的意外;第三天最後一場會議,Michele主編總結這三天她所觀察的論文特色,並建議我們要「選好你要站的巨人肩膀,並讓他們幫你一把」(Choose the giants whose shoulders you want to stand on, and make them work for you)。

三天會議,進到EGOS會場,我有點緊張,又帶點興奮,一眼望去都是歐美面孔的學者,亞洲人真的屈指可數。這次論文是自己獨立完成,算是小品研究。但每天在與老師們分開去各自的場子後,獨自前往會議室的路上,會感覺自己有點像一葉孤舟,得立刻學會如何做為一個獨立的學者,面對各種挑戰與提問,很多的未知與不熟悉,就要硬著頭皮前進與上場,沒有後盾。

孤獨或許讓人有些不安,但卻能讓人瞬間成熟起來,特別在ㄧ間全是外國面孔的會議室。不知為何,即使與會者有許多是教授,但在學術的面前,我感覺自己與他們是平等的。好在是,有幾位學術戰友可以相互照顧,也在會場上,認識清大科管所的一位博士生;慢慢瞭解,學術可能是孤獨的,但其實也會發現同類人,也就對未來沒那麼的恐懼。

本次EGOS初出茅廬,分享三點心得,希望也對其他博士生有些幫助。

一、見識,早點進入狀況

在EGOS,每個人上場報告,就像是一場場的show,令人讚嘆不已。簡報圖文並茂,但不華麗,簡單明瞭;報告人有很明顯的個人風格,重視與聽眾的互動,且,很會說故事,大多能對個案的背景脈絡介紹詳盡。似乎表示,好的理論洞見,來自最真實的情境。很少有人看稿(除了一、兩位照著稿子報告),說明大家都是有備而來,簡報技巧也都是磨出來的練家子。

我們這場總共有25篇論文,其中,20篇質化,5篇量化。聆聽報告,會發現許多人做跟自己相關領域或議題的研究,例如,制度理論、制度創業家、如何回應制度壓力或制約、制度變革、sensemaking、sensegiving,不少研究是以醫院、健康照護體系或政策為場域,也與我未來要研究的場域有關。我會覺得這些論文所談的理論與知識體系是熟悉的,好像大家都有相同的知識脈絡。原本我是投「Hybrid Organizations and Organizing: Coping with Uncertainty and Creating the Unexpected」議題,但委員會覺得我的文章更適合在健康照護議題討論。因此,我被換到這個場次,我覺得這是主辦單位的用心,不讓像我這個初學者成為漏網之魚。

此外,一篇質性研究動輒就是30人的訪談,有21篇論文為兩個作者以上共同完成,僅4篇論文為單一作者,顯示出合作研究為一種趨勢,調查範圍也是具有一定的規模。

不管在報告、評論或發問,可以觀察到維持優雅的互動是一種基本的學者風度。評論分三個階段,首先多半要讚美一下該篇文章的優點,其次提出有問題之處,最後建議改善或提問釐清疑點。討論過程中,多數人會直接切到理論層次,從不同的理論視角與作者對話,或是提醒作者忽略的盲點,作者也多半會很禮貌的回應,鮮少出現攻擊性語言。

觀察現場的對話,可以瞭解大家是願意來幫忙彼此的論文長得更好,「理論」觀點的獨特性或完整度可以說是討論的焦點。此外,大家也想知道,你有沒有什麼能讓人take away的啟發或學習?我們這場也有報告人,上午報告完,就請主持人將論文寄給大家最新版,請大家提供意見回饋,十分積極。

聽了20幾篇報告,我也發現一個現象,有些文章會談論一個普遍的概念,卻未清楚描述所指為何,以為大家都知道,其實,反而使聽者不知其意與後續其它事件的因果關係。例如,一篇研究採用Oliver (1991)五種回應制度壓力的策略,分析醫師如何因應醫院的制約,一位與會者便提問「What is institution?」報告人一時也答不出來,其他人則開始加入表達意見。這讓我學習到,儘管社群可能有相同的知識基礎,但依研究情境不同,相關名詞仍需要仔細的定義,以免使讀者混淆,及使自己難以辨識該概念所要表達的意思。

我建議博士生在博一或博二時,就可以來參與EGOS,學習簡報、提問、討論與分析的方式與技巧,可以減少許多摸索找路的時間,且能在做博士論文時,就規劃未來10年可耕耘的研究領域與設定研究目標。這麼一來,寫論文就不會是一種為滿足畢業條件而做的工作,而是可以在不確定的未來,耕耘一個出一條穩固的研究路徑,也是職涯路徑。

就像EGOS,每篇文章都具有一定品質,如果只是寫寫為了畢業,人家一看就知道你不會想長期在這個社群,自然就比較不會想跟你互動。因此,對於學術junior的博士生,還是要先能寫出對理論有趣與新穎觀點的論文,對話才有基本盤,如果不易著手,與老師或學長姊合作,是一個不錯的模式。

二、練兵,隨時做好準備

在EGOS,不論在Sub-themes或Sub-plenaries會議現場,可以觀察到發言絕對是一發接一發,討論氛圍立刻形成。但是亞洲人,仍然是發言中的少數,幾乎很少見到發言。我覺得要能參與發言與討論,有幾個工夫要做。

第一,平時就要練習如何從經驗與實務中,提煉到抽象與概念化層次,才能進入理論對話的情境,也要練習將理論內涵落地於實務經驗的能力,強化思考回路。這個訓練是困難的,因為我們平常已習慣討論經驗,疏於歸納與演繹的練習,易使我們看不見,也看不懂理論在講什麼。在高手如雲的EGOS,想出手表達己見,平時得下點功夫。且在「Meeting with editor」中,期刊主編們一致強調理論貢獻是最重要的,想取巧,就退稿。對博士生而言,我覺得還是要先從看paper著手,學著與作者對話,再從生活經驗中,學習提煉出抽象概念,看看這與什麼理論有關,及想想為什麼有關。

第二,練習聽與說。EGOS以英文為主要語言,但各國家會有些獨特的口音,稍不留神,可能就會脫離「音軌」,還得費番工夫才能導回正軌,瞭解其意。平時缺乏練習英文對話與聽力,是我這次的一個痛點。雖然各國情境迥異,個案發展也不盡相同,但學術似乎已漸漸無國界,只要能提出有趣的觀點,對話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因此,練好語言能力,才會有基本的對話能力。

第三,燉(蹲)研究理。一篇好研究,很少會因為天外飛來一筆,便立刻寫好;而是像一連串慢火熬煮燉出來的湯堡,是慢慢長出來的大樹。本次我發表的文章,是從博一修課中,不斷嘗試改變分析的切入角度而產出的,且要與個案保持聯繫,使一些故事與想法逐漸浮現,雖離國際期刊要求還有一段很長的路。透過此次在EGOS的報告,評論者與發言者的回饋,讓我有機會重新審視更深層的問題。在EGOS論壇裡,我們這場包括我,大約有四位博士生報告。未來,或許會規劃將博士論文初稿提到EGOS報告,以收集更完整的意見來修改論文,因為這裡是鼓勵討論的氛圍,能讓參與者幫忙長論文。

因此,我覺得博士生可以設立一個策略企圖心,透過修課、參加一級研討會或工作坊來設計與改進博士論文。此次我覺得較可惜的是,來不及準備參與博士生工作坊(PhD Workshop),或許之後可以早點準備。

簡言之,理論對話、語言能力及持續研究是平時要紮的馬步,再透過研討會來練兵,是檢視自己程度與進步的方式。見諸賢,心思齊,期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如EGOS老手般自在的對話,深度的討論。

三、錨心,重新定位自己

在EGOS容易使人有一種心理障礙,覺得都是外國人,又多是教授級,自己也只是個博士生,總覺得有些不足,種種心坎須跨。原本希望可以晚點報告,多學習其他人怎麼進行,但偏偏就被安排第一天上午評論與報告,很少有心理準備的時間,就得硬著頭皮上場。但當自己評論其他人的文章時,其實很自然地就已經進入對話氛圍;報告時,全場20-30人專注聆聽,其實也沒有多想,就按照自己的步驟簡報。主持人也是很有經驗的頻頻點頭,給些回饋。

事後想想,其實也沒這麼可怕,是自己想像的壓力過大。反而是當所有人都在聽你簡報,會覺得自己受到關注,而想多分享一些內容。報告完緊接中午的buffet,當我離開用餐地點準備去與老師會合時,還被主持人提醒「See you later」。

或許這是EGOS以建立學術社群的鼓勵互動方式,願意給予任何一位社群成員一些正向的回饋。會中也有觀察到完全照稿念的報告人,其他參與者反而給予其更多想法,以幫助他修改論文。相較一些研討會,有些參與者會帶有挑戰意味地直指報告人的缺失,然後快閃,EGOS參與者似乎更重視互動禮節。

準備上臺報告,容易使人緊張,但總是能看到不少報告人樂在其中,唱作俱佳的分享研究,並期望與會者能多給一些意見,以利投稿期刊。此次經驗,我覺得需重新定位自己在學術發展的方向與態度,是知識的探索與分享過程,讓人產生樂趣與動力。

可能更重要的是關心的議題與深度,到底想解決什麼問題?為什麼該議題值得關心?該議題跟自己有什麼關聯?這也是做博士論文不只是論文,完成後便束之高閣,而是可以與真實世界產生互動,影響其他學術與實務的參與者。不管是教授、研究機構的研究者或博士生,都能坐下來以學者的身分來討論議題;學習定錨自己是學術社群的一份子,研討會會是轉化做學問態度最快的場域。

最後,認識變化的本質。在報告與主題討論內容中,常見意外的變化、事件與衝擊,往往蘊藏相應的調整機制,研究者常會想瞭解與分析影響變化的因果關係,整理出各種演變脈絡,進而建構理論。回到變化的本質來看,則可以思考為什麼這件事會被改變?改變前後的本質是否相同?是形變,質未變,還是都變了?

似乎較少研究會觀察到這一層的變化。我認為,認識變化的本質,可以讓我們更清楚變易、簡易、不易或是還有其它的變化特質,是乍看下的因果變化,還是其實只是形變而原則仍在?或是遭受衝擊,但本質上仍未有太多改變?由此角度觀察組織因應意外的作為,似乎可更進一層瞭解因果的本質。同理,應用在我們自己身上,來研討會、課堂的學習、與寫論文的訓練。我們如果是形變而質未變,那麼研究很快就會到達瓶頸,即使畢業,生涯發展仍會容易遇到阻礙而難以回應。但要怎麼產生研究上的質變,則需視個人的情況而調整。

對自己誠實的反思,誠實的分析研究,才能有助察覺自己能變而未變之處。參加EGOS有助審視內在的質變,及將變與可變之處。

參考文獻

Oliver, C., 1991, Strategic responses to institutional process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6(1), 145-179.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