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志山|政治大學商學院EMBA文化科技資訊創意組105級研究生。
1. 知識整合是創新的基礎
Andrew Hargadon 教授舉「發明電燈」的愛迪生為例子,說明他的實驗室如何透過整合知識影響不同產業的創新。他提供一個開發新產品中「理解知識創意」的框架;也因此,出現了「知識中介」的角色。「知識中介」是不斷吸收與學習,後續運用這些知識。以教育角度來看,閱讀是最快的吸收學習方式。在實務上,接各種案子是更有效率學習新知識的方式。吸收知識後,更要運用類比、聯想、創意等方式將ABC領域的邏輯套用到甲乙丙的領域裡,如此活用激發新的視角與思維,摸索創新方法。因此,知識整合是以聯想力去產生新創意。
2. 組織文化與組織連結
知識中介通常由顧問公司負責諮詢輔導。然而,大公司成立數十年,甚至百年,也有創新的能力。作者從公司「內」或「外」作為篩選研究標的。知識整合可以來自外部建議,也可能來自跨部門的合作。如何運用新知識並且整合,以此完成新的、之前沒看過的計畫,是「知識中介」的核心挑戰。因為過程充滿不確定性、缺乏延續性(若未來沒有類似計畫,這次經驗值等於零)會提高時間、人力、資源等各類成本。如果運用得當,將提高競爭力並增加獲利,否則會產生巨大消耗。
「效率」奠定在「重複做同一件事」的學習積累,但「知識中介」所需要的知識卻來自不同產業、又多元化,因此如何建構一套快速學習新知識的方法,以及形塑這樣的組織文化,將是這些「知識中介」公司的勝出關鍵。
公司由員工組成,從選才錄用就要以「好奇心」與「愛學習」特質為判斷指標,未來才有吸收知識的動力。其次,在小組工作過程中,如何善用其他組夥伴進行即時腦力激盪與觀點建議,並且跨部門討論,或讓小組成員積極與外部資源聯絡。這樣的組織文化更能激發原本就有好奇心的員工,努力探索新知識與新產業,並尋找解決方案。若能不拘泥各種產業的規範與共識,自然容易創新方法。
3. 知識中介型公司的特質
廣泛接觸各產業,學習不同產業的多元知識,跨產業跨脈絡的知識連結,將想法落實的執行力。如果要經營一家「知識中介」公司,除了要有整合不同產業與領域知識的能力,更要有落實想法的執行力,否則都只是空談。
要能落實執行眾多領域的專案,一定要有強大的外部資源連結,而且直接連到主要關鍵角色,如資深副總、或執行長等掌握資源或經驗的人,才能從大局思考,不會在技術層面打轉。每一次與專業經理人或高階經理人交流,又是一次累積知識與新連結的機會。
對應自己思考公司的組成,過去經驗得知一定要有財務、廠務(負責生產管理與品管)、行銷與業務的人力。未來有機會,將會統整行銷、業務、廠務的資訊,強化「服務供應鏈」,讓各種創新專案都能與內部不同部門同仁參與,共同激發新的解決方案,並且完美執行。
要能落實執行眾多領域的專案,一定要有強大的外部資源連結,而且直接連到主要關鍵角色,如資深副總、或執行長等掌握資源或經驗的人,才能從大局思考,不會在技術層面打轉。每一次與專業經理人或高階經理人交流,又是一次累積知識與新連結的機會。
對應自己思考公司的組成,過去經驗得知一定要有財務、廠務(負責生產管理與品管)、行銷與業務的人力。未來有機會,將會統整行銷、業務、廠務的資訊,強化「服務供應鏈」,讓各種創新專案都能與內部不同部門同仁參與,共同激發新的解決方案,並且完美執行。
參考文獻
Hargadon, A. 1998. Firms as knowledge brokers: Lessons in pursuing continuous innov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0(3): 209-22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