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8日 星期六

創新,從了解使用者行為開始【李世光】


《服務創新:跨域複合的商業模式變革》新書推薦序

作者:李世光教授,工研院暨資策會董事長

跨領域創新已成為這個時代的代名詞。從AI人工智慧、物聯網到無車人等創新科技,都牽涉到三種以上的核心技術應用。但其實回到根本,所有的創新,都必須緊扣使用者的需求。

初次認識素華,是她念政大科管所博士班,約在2008年間,她跑到台大無線奈米生醫團隊研究跨領域研發,還由此發展出博士論文作品。再次遇到素華,是在2018年7月4日的東吳企管財經講堂,相隔十年,她已經是企管系的副教授。那次研討會主題是和無人車與智慧運輸有關。當我知道素華要寫一本和服務創新有關的書,而且緊扣分眾需求與破壞式創新議題,引起我對專書的興趣,也想談談我對服務創新的看法。

首先是「分眾」需求。素華的專書裡談到許多創新研發的來源,不論是OTT產業、金融科技、或是醫美產業、餐飲服務業,每一個案都緊扣「分眾」需求。我記得在那場無人車研討會上,我曾引述國外研究,「60%的交通事故都是由人為因素所引發的。」當時與會貴賓笑稱台灣馬路因為有「三寶」(網民命名為老人,女人,老女人),他們的駕駛行為太難預測,所以交通事故不斷。

我則笑稱,「降低交通事故最好的方法,就是降低人為駕駛!」但其實所謂降低人為駕駛並不是讓所有人不開車,而是有「分眾」上的差異。舉例來說,在「高速」公路或「低速」運輸(如美國東西公路)就可以儘量使用所謂第二級(部分駕駛,Partial Driving Automation)或是第三級(有條件自動化,Conditional Driving Automation)自動化,以輔助駕駛降低人為判斷失誤。但是在行人或機車密集的城市,則仍需要仰賴駕駛人的經驗判斷。另外,在特定封閉區域如遊樂園或科學園區等,就有機會發展完全自動化服務(Full Driving Automation)。從這個角度來看,越能理解不同分眾行為,不同使用情境,就越能有智慧的創新。

其次是「跨域」研發。這個議題我們經常在談,都是卻很容易忽略一個重要關鍵,那就是所謂的「跨域」必須先知道自己的核心能力在哪裡,要從哪裡跨到哪裡。在以無人車產業為例,雖然很多人都說台灣在做夢,不可能制定出全球無人車產業標準。但事實上,我們只是藉由這個機會在幫台灣的電子產業轉型。


我常說,在汽車產業近一百年時間,我們錯過了內燃機研發先機;但是在無人車市場,台灣成熟的電子業卻找到了優勢。微機電整合、影像辨識、感測技術、資訊傳輸等,都是台灣的強項。我們也許作不出一台無人車,但是卻可以善用我們的優勢,跨域到無人車產業,進而有影響國際標準訂定的可能性。

素華專書裡的諸多個案,也在反覆申論核心能力的重要性。每個企業在轉軌創新或跨域研發的過程中,必須先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裡,然後藉著跨域機會,強化或升級自己的優勢能力,從不同領域中汲取創新的養分。

第三是「複合」商業模式。素華專書中討論許多複合概念,包括新舊複合、跨域複合,但本質則是希望建立「一加一大於二」的創新綜效。這有點像我現在的工作狀態,本業是學校教授,指導學生作研究;另一個本業是工研院暨資策會董事長。很多人問我怎能忙的過來,我想這就是「複合」的效益吧。我常將學校的理論與創新知識帶到工研院與資策會,也常把產業政策的最新實務議題,帶進課堂與實驗室討論。將不同領域的資源巧妙轉換運用,也許正是「左右逢源」的複合真諦。

希望這本專書能啟發更多人投入跨領域的創新研究,也期待素華未來有更多豐富的作品與大家分享。

李世光

工研院暨資策會董事長 2018年7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