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慶芳、楊敏里、鐘志明
本文由實踐大學國際貿易系李慶芳教授、高雄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楊敏里副教授、高雄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企業管理組)博士生鐘志明共同撰寫。博士生的三思階段:直接的思、框架的思、開創的思。
在博士生的養成過程中,思考訓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然而,卻甚少有人關注此一議題,而是專注在對於I (SSCI、TSSCI)的追求上。惟,若不先釐清思考的脈絡,而僅是汲汲於期刊的收錄,對於一個博士生來說,無異是捨本逐末、緣木求魚。本文透過作者之親身經驗與體會,將博士生思考能力的養成歷程概略分成以下三個階段,分別是第一期:摸索期(直接的思),第二期,徬徨期(框架的思),第三期:發展期(開創的思)。以下進一步闡釋這三個階段的特徵與本質。
摸索期:直接的思
第一階段屬於初期的博士生;若以學年計,約介於博士班一〜二年級。對於研究充滿熱情,會大膽嘗試任何可能性的議題,猶如初生之犢不懼虎般的勇氣與信心源源不絕,對於「研究發現」更是會有如獲至寶的堅持與期待。然而,這一階段的博士生,由於尚未受過思考方式的磨練,加上對於理論的孰悉度、掌握度與延伸度均不足,因此,思考模式多半停留在「直覺性的思考」,即屬於較為一般化規則、比較性與可應用性等等,屬於通則性的思考層次。
好不容易完成博士生涯的第一篇期刊論文,在滿心期待審查結果之下,往往會得到「研究發現不具學術貢獻」的結果。在經歷第一次遭到期刊拒絕的洗禮,與不留情面的審查意見。此一階段的博士生開始進入第二階段,思考的方式與邏輯也將會有所提升。
徬徨期:框架的思
第二階段屬於中期的博士生;若以學年計,約介於博士班三〜五年級。此時的博士生已經開始具備理論框架與視野,透過對於理論的掌握與引用,開始能夠釐清問題的本質與緣由。對於研究主題與內容之關聯性,也較能夠進行更進一步的解析與層次上的判別,並且具備同中求異與異中求同的能力。然而,此一階段雖然開始具備理論視野,但是缺也容易受到既有理論框架所拘束,而掉入「套框框」的窘境。套框框不是不行,而是無法跳脫既有理論的視角,就像SWOT分析一樣,研究貢獻僅只於此,實在難以凸顯博士論文所需的創新之處。
幾經努力的修改之下,而仍然遭到期刊拒絕者,則容易開始產生沮喪、灰心、徬徨、甚至開始抱怨體制(為什麼要有I?)等等負面情緒,若無法調整心態,持續研究熱忱,極容易落入惡性循環的窘境,因此,這一個階段的博士生最容易打退堂鼓(休學)。此時指導教授若能夠及時伸出援手,灌輸正向能量,引領重新回到研究場域,針對審查意見深切檢討,協助博士生能夠轉念,並體會出「拒絕僅是當下的拒絕」的意涵,那麼思考的功力就會更上層樓,而進入下一個階段。
發展期:開創的思
第三階段屬於末期的博士生或是博士候選人;若以學年計,約介於博士班六〜七年級。此時的博士生雖然已具備純熟的理論視角,但已經具備能夠進行跳脫框架思考的能力,可以透過跨界、批判及跳脫等思維,同時發展出具備獨特的整合與創新的思考模式。然而,若排除休學選項,博士學制至此已至末端,亦即有畢業的時間壓力。此時的博士生時間永遠不夠用,會善用每一分鐘進行思考,舉凡像開車、上大號、睡覺等等,無時不刻隨身準備紙筆,就怕那神來一筆的創意會稍縱即逝。
雖然經過多次投稿遭拒的打擊,能夠到熬到此一階段的博士生,思考邏輯概念已趨成熟,雖然還不至於練成金剛不壞之身,但也相差不遠矣。對於審查意見多能持正面態度看待,從中找出能夠延伸思考的點,並將審查意見當成跳板,讓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跳得更高(一級期刊)、更遠(國際期刊)。
反思:思考能力與成長歷程的關聯性
博士論文講究「創新」,就像老師透過舉三個例子的循循善誘,而學生對此能夠有所體會之後提出反一,那麼這個「一」,就是創新。也因此,想要能夠產出這個「創新」,思考方法是重要的決定因素之一。然而,在博士班的課表中,並沒有「思考的方式」這門課,因此,就必須仰賴一個好的老師與好的方式,如同星際大戰中培育絕地武士的導師一樣。於是乎,對於博士生的訓練,這個循循善誘的歷程就顯得格外重要。究竟如何縮短博士生思考方式的養成歷程與時間?似乎就變成一個既有趣又重要的議題,尤其是對於一個博士班的新生來說。作者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本文,雖然無法明白指出捷徑在哪裡,但是至少可以幫助讀者少走冤枉路。因此,博士生若能透過對於上述「三思而後行(思考的三階段)」本質的了解,持續磨練敏銳與深刻的思考力,就能夠對於研究主題有更深層的解析,並且用心體會歷程中的種種挑戰,其實是幫助我們成功的養分,最後必定能提出獨特、獨到與獨樹一格的見解,那麼憑藉著這個「全新的見解;即亮點」,「I」自然而然就水到渠成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