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佼昱|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碩士二年級。研究興趣:顧客體驗、服務創新、新零售。
在每一次的《讀衣》展中,書法與服裝的結合,讓設計師發聲自己的創意,以東方色彩為基底,結合不同的設計元素,寫下《讀衣》每屆的影響力。在此次觀展裡,藉由主題、內容,再到中心點的概念,層層上色體驗感受,以此作出全新想法。
今年的主題以「無」字貫穿全場,邀請台灣、大陸以及旅居海外的設計師參與跨界合作,透過每一位設計師展出最具自我風格的作品,來呼應主題的光芒。
主題呈現上,從會場的動線與展區規劃,充分展現「無」的無所不在,首先是發表會舞台附近的一個名為「墨寶區」的獨立空間,內部採用各字體與風格的「無」環繞牆壁表層。其實,這應該是展覽的核心,如果入口處改由此為起點,絢爛的白光凸顯墨色的力道,更能作為產生化學反應的催化劑。
也許這樣的筆墨鋒芒亦能延伸到門外,結合各設計師在服裝上應用的元素,包含塑膠、刺繡與羊毛等等材質,透過搭景呈現出獨立世界的感受。
內容,也需氛圍
展場內透過白布劃分出不規則形狀的展區,而呈現的重心放在衣服,設計師的介紹則置於側邊。這樣的規劃裡,透過展場切割形式,可以彌補展場較小的情形,錯覺化提高觀賞的豐富度。不過,在視覺享受以外,若能透過古樂襯托,便能夠更讓觀眾延伸與想像展品的意涵,像是在2018年青海的藏毯國際展中,就透過古風弦樂襯托展品的精緻。在這場展覽中,與讀衣展一樣,經由展場切割來呈現作品的獨立性與主題性。
至於內容差異化,一般可以透過年代、風格、材質等種類進行分類。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李迎軍設計師的作品,將畫作與服裝揉合,呈現出「無」與平面的想像,跳脫畫作的空間,將衣服也列入揮灑的漫遊裡。在展場的硬體烘托上,作為觀眾,我會期待透過不同顏色與角度,甚至是迥異的發光材質營造出不同展品,和設計師的氣氛感;像是在透明感材質下,燈光只要經過計算調整,就能夠產生夢幻感,與迷幻臆想,而塑膠材質則可以反射出舞動的氣勢。
觀眾接收到的信號等於概念傳遞的結果。從主展場到副展場,由設計師作品區到體驗與販賣區,當一踏進第二展區,最吸引視線的目標就是那20公尺的習字台。看著這裡,我忽然有種想像,想起前一個展場中,有個「無」字寫得就像眾多「井」字的結合。若這幾米長台能夠拆分為幾個「十」字,再透過擺放分佈,由上往下看,不就成了個「無」字?不僅體驗時能夠與同伴面對面比劃一番,亦能回歸「無」之概念。
摸著T恤與帽子上的價格牌,想著若這是以推廣藝術而定出的平價策略,如果是能由參展的設計師們加入行列,跨越圖案的設計,加入不同長度與不同形式的版型規劃,肯定能讓商品與展覽的結合有溫度不同的火花出現。
時裝展的做法,藝術展的思維
藉由這次觀展的經驗,我也好奇到底服裝展覽是怎麼樣進行的。後來,我才發現原來紐約與米蘭等地的時裝周,大部分都是打版服,通常這樣的打版服會在展後送給明星,或是做為公司的收藏品等,這些衣服代表的是一種品牌精神,以及設計師所賦予的意義,所以抽象、肆意與自由。
在這次展覽的描述裡,更像是藝術展的舉辦形式,以固定作品加上作者簡介,主題化的布置與安排,以及博物館和美術館常見的禮品部。所以說,《讀衣III》運用了兩種不同專業的展覽風格,合於其中,創造出一年比一年更具特色的跨界合作展覽,為設計界持續深掘創意泉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